減阻劑可增加血流量
國外研究人員Coleman以及Polimeni等人分別用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鼠李糖一半乳糖一半乳糖醛酸形成的多糧(RGGu)等三種減阻劑用于動物血流動力學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這三種減阻劑均能提高動物的心臟輸出量,引起主動脈血流量的明顯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壓在給藥初期降低,舒張壓的下降更為明顯,心率緩慢下降。研究認為,長度在100μm左右的線性分子在體內可發揮減阻效應,增加血流量,有可能成為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藥物。
血管狹窄會引起組織灌流不足,減阻劑對狹窄血管的血流具有調節作用。Hutchison等人用聚丙烯酰胺為減阻劑進行醫學試驗,結果顯示,減阻劑能夠增加狹窄血管的血流,但不改變主動脈的血流。因此,研究者認為,減阻劑可以作為一類新的血管病治療藥物。
冠狀動脈狹窄是引起缺血性冠狀動脈疾病的原因,Pacella等人用聚乙二醇為減阻劑進行醫學試驗。結果顯示減阻劑能降低左前降支微血管的阻力,增加微血管血流、毛細血管容量和紅細胞速率,且不改變血液粘度,此外,Sakai等人發現蘆薈多糖作為減阻劑能夠增加心肌梗死動物的存活率,提高動物的平均動脈壓,增加缺血組織的灌流量。以上研究結果表明,減阻劑有可能成為治療器官或組織灌流不足的新型藥物。
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與飲食、環境和遺傳等因素有關,同時,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血液成分和流變學性質也會發生變化。Faruqui等人以聚丙烯酰胺為減阻劑對高脂飲食的動物動脈粥樣斑塊形成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聚丙烯酰胺能夠明顯抑制有動脈不同部位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研究還表明,動脈粥樣硬化在血流低剪切力的部位容易形成,而減阻劑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這些部位血流的剪切力。